top of page

教會歷史講座摘要(第七輯)

 關體仁

第十九課 教會危機

羅馬教廷分裂,在基督教國家中產生了反對教皇制度的暗潮。信徒不禁要問:幾個教皇並立的時候,應該服從誰?誰說真話?基督是分開的麼(林前1:13)?最不利於教皇的猜測是:全說假話。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,興起了反對教皇的多個派別。

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反對教皇最力,堅持教皇不得過問皇帝的選舉。教皇動輒運用他的武器,把皇帝擯出教外。在紛亂中,民主理念出現。有學者主張:管理教會,責任歸於信徒全體,方合聖經。這思想在日後教改運動中,很有影響力。

政治意識,激發教皇與君王兩方面傾向獨大的心理。自英國被威廉一世征服以來,沒有一個君王肯向教皇效忠。教皇無力制人,無德服人,無真理足以建立一個垂拱而治、在地若天的政府。他倚靠權術,利用信徒的無知,操縱救恩。反觀英國君王,有土地,人民,武力;有足夠的條件,為所欲為。他透過立法,拒絕教皇所委派的大主教和主教,撤消教廷的治外法權,禁止國人上訴羅馬,違者以叛國論罪。

歐洲到了十四、十五世紀,昔日的蠻族民智漸開。人文主義興起,人民能夠辨別虛妄的事。人文主義以人為本,不是真理,但足以顯露教會愚民的作為。於是教會問題顯得更複雜。

凡對神聖羅馬帝國所信奉的宗教持異議的,概被列為異端,反對教皇的也是如此。一切異端,最早教皇得皇帝腓特烈二世授權壓制。公元 1262 年異端裁判所在羅馬成立。日後在各地成立的裁判所更多。西班牙裁判所更名聞於世。

其他對教會的衝擊,如英國威克里夫所繙譯的聖經,印刷機的發明,反教皇的民族運動,形成一股洪流,催促教會非改革不可。

論評

物必先腐,然後蟲生。教會遇見危機,由於教會腐敗;教會腐敗,由於教會歛財,以應付龐大的教皇體系開支。增加收入的方法很多。不幸的是教廷不擇手段,不惜違反聖經真理進行。最令人厭惡的,是聖職人員的定額上繳,作為提名競選、入職、升職的交換條件。對於一般人,亦設特赦、贖罪等捐獻。買賣職位是公開進行的,歷代文獻不乏記載。這是教皇與君王爭奪委派權的主要原因。

腐敗的政府,可以改革,可以廢除。腐敗的教會,雖經改革,後患難除。離經背道之風,一經凝聚成為文化,無法消滅。所有宗教,都是循此途徑進入世界。入土生根後,即與真理並存。彼此對抗說:你真理,我亦真理。羅馬教會行之有素的嬰洗,宗教改革者沒有改變過來。保守的英國聖公會且不必說。信義宗,慈運利派與加爾文派,明知嬰洗沒有聖經根據,但考慮政治和社會因素,避免引起社會動蕩,表明與重浸派劃清界限,決定保留嬰洗。有些神學家勉強附和,稱水洗與割禮意義相似。猶太人的嬰兒經過割禮獻給神,嬰孩也可以藉著水禮納入信主的群體。就是教會。真道被撇棄了。如果教會充滿了不認識基督的基督徒,那麼這個教會就不可能屬於基督的。

中古時代,宗教改革者著重形式上的改革,針對教皇的專制、苛索;致力於破除迷信,簡化崇拜儀式等運動。目的在紓解民困。至於復興真理,仍未談到。到了十六世紀,馬丁路德所提倡的因信稱義,才是神學思想的一項革新。不過,他畢竟志在對抗教皇和贖罪票,多過傳揚真理。教會要度過危機,必定要歸回教會的元首基督。

統治教會的教皇,掌握的不過是一個屬世的政治體系。聖經確立了教會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,又是基督的身體。從任何一方面看,教會在地上見證基督,帶著祂的形像,意識,生命。重生得救的人,都帶著基督的印記。教會危機云云,實在不可思議。基督沒有危機,在主裏的人也沒有。可見教皇所統領的不是教會;這裏面找不著基督,缺乏神的生命。「人有了神的兒子,就有生命;沒有神的兒子,就沒有生命。」(約壹5:12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