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歷史講座摘要(第七輯)
關體仁
第二十課 改革呼聲
羅馬教廷分裂,對於教皇,樞機主教,地區主教,國家元首,其他基督徒,都沒有好處。但是,四十年來,教廷既不能統一,也沒有激發衝突,各自為政。原因是教皇各有不同國家的政治和軍事支持。誰都不敢輕舉妄動,以免觸發戰爭;誰都沒有把握戰勝。在另方面,西方社會認為教廷分裂,不能容忍,必須迅速解決。議論紛紜;最受歡迎的主張,是將教皇權柄壓抑;將普世大會提升為教會最高權力機關。實行將教會民主化,政治化。教皇制度本來就是政治產品。應付政治危機,傾向政治的人自然乞靈於政治改革。
政治是文化,不是真理。施於教會,出師失利。急於解決兩個教皇分爭,不同派系的樞機主教 1409 年舉行會議於比薩(Pisa)。通過議案罷免二人,另選一人。不料他們有選舉權而沒有罷免權。結果是不幸的。第三位教皇依法選出。
基督教國家沒有氣餒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力主召開普世大會,重申以大會裁制教皇的理念。為避免非法召集的反擊,他授意三教皇中之一召開,並得多國執政者贊同。
公元 1414 年,普世大會於康士坦斯(Constance)舉行。除主教外,有國家代表參加。會議長達四年。到了 1415 年,宣佈普世大會為教會最高權威,對一切基督徒,包括教皇,有拘束力。隨即通過議案罷免三個教皇。同時制定新選舉辦法,選出新教皇馬丁五世,並且引入若干新措施,例如規定大會定期召開,教皇必須遵守大會訓令等。
大會所通過的議案,新教皇表示願意遵守。但就任後即行違反諾言,不理朝野反對。改革後,教皇的態度多是如此。甚至教皇被強行撤換後,情況不見好轉。教會領袖如此頑梗,足以形成日後教廷所頒行的教皇無誤說。這種趨勢,令到西方社會思想,教皇制度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價值?於是又引起一百年後另一次更大的改革。
論評
如果教皇的信仰和政令符合聖經,自然獲得基督徒順服。聖經稱教會為神的教會,神的家,基督的身體,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教皇制度是政治體系。神不容許有人盤據祂的教會,執行神的權柄,施行神的賞罰;更不許可教會別生枝節,頒發豁免死後刑罰的命令。
教會成了政治體系,令改革者的思維集中於政治改革,脫離基督真理尋求補救。結果百病叢生,藥石無靈,有如上述。既然基督不在教會中,任何改革方案都是徒然。教會的本質已經失去。沒有基督的教會不可能有真理,不可能傳救恩。這點與異教沒有不同。縱使教皇被廢,行政架構改變,也是枉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