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教會歷史講座摘要(第九輯)

 關體仁

第二十三課 馬丁路德

宗教改革(Reformation)一詞,表面指宗教思想與制度的維新。實質上是一場政治鬥爭,演成武裝革命。領導者是馬丁路德。

馬丁路德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日耳曼族撒克遜(Saxony)邦一個城鎮。世務農。父改業礦。遣送兒子入大學。路德於 1505 年獲碩士,有志從業法律。當時宗教氣候,集中於順服教皇,視之為脫罪得救的條件。世人對於煉獄的說法,十分害怕,不惜代價求免。路德大受困惑。他要明白:神與人有甚麼關係?救恩可以買賣的嗎?於是他進入修道院。

路德在修道院苦待己身,廣行功德。他到過羅馬,靠步行。這種犧牲精神與善行沒有給他心中的平安。恰巧修道院派他去威丁堡大學修讀聖經。他於 1512 年獲得神學博士並留校任教。五年內,他確定了得救本乎恩,又因著信;因信稱義;義人必因信得生。

既然救恩已經清楚記在聖經,就必須傳揚。要傳揚,必須質問教皇的赦罪的權柄何在;贖罪券的功效是甚麼。路德於 1517 年 10 月,將一篇論文張貼在威丁堡大學教堂大門上,邀請社會各界辯論。論文列出九十三條,分三部:買賣贖罪券不合聖經;教皇沒有赦罪免罰的權柄;教皇所謂教會錢庫乃耶穌和眾聖徒的功德建成,全屬虛構。

路德於 1518 年奉命到奧斯堡受審問。在答辯中,他堅持聖經是唯一權威,教皇的言論不能作準。此後,他多次出席辯論會,和出版多種刊物,反對教皇和抨擊沒有聖經根據的宗教儀式。教皇於 1521 年頒令開除他的教籍。

跟著,皇帝查理五世宣召路德到沃木斯 (Worms) 受審。審訊期間,路德突然被人擄去。史家相信這是撒克遜邦選侯腓特烈的營救行動。

以後八年間 (1521-1529),帝國與法國打仗,皇帝無暇過問路德。蟄居多時的路德,把新約聖經譯成德文。

到了 1530 年,帝國中不少王侯成了路德的支持者。他們組成軍事同盟。效忠教皇的諸侯也聯合起來。那時候,戰後的帝國仍然在土耳其和法國的威脅下,皇帝不敢貿然用兵對付抗羅宗。

路德於 1546 年去世。教皇保祿三世立即號召十字軍向路德派同盟進攻,並且得勝。由於皇帝與教皇不睦,教皇無法收拾殘局。戰事再起時,路德派全面得勝。於是雙方締結 1555 年的奧斯堡和約。

奧斯堡和約給予路德派合法地位。帝國中諸侯得決定他的邦國應信奉新教或舊教。不奉國教的人得自由離境。舊教神職人員,若決定信奉新教,必須辭職。

論評

在馬丁路德之前,反對教皇制度,大有人在。十三世紀已有不奉國教者與教皇衝突。其後不奉國教的教派更多,歐洲各地都有。反對教皇的原因不一,有政治性的,有民族性的,有不同信仰者。根據聖經明文攻擊教皇的,路德算是第一人。

反對教皇的人,主要為反抗宗教的壓迫而反叛。路德乃為解除罪孽的困擾而反叛。當世人發覺出售贖罪券的教皇並非救世主的時候,他開始尋找神赦免罪人的根據。否則教皇一倒,基督徒就不知所從,不知所信。他接受了因信稱義的應許,參透神赦罪的奧秘。聖經明文所述的是真理,不容再辯。於是教皇的救法被否定了;神的救法,基督的救恩,不容再被忽略了。

其他改革派求改革的,多數屬於遺傳,必須作形式上改革的東西。這方面,路德派改得很少,甚至避免更改。例如他們決定保留嬰洗。其他宗派在宗教壓迫下,但求推翻教皇,不擇手段。他們重視政治現實,不容易與路德派合作。路德派也有政治顧慮,只好孤軍作戰。路德有不願與人合作的理由。例如,他堅持主餐的餅是主的身體。他以他的同體論,與天主教的變體論抗衡,又以同一理念反對慈運理的象徵身體說。單是為了這一爭辯,他拒絕了與慈運理聯合。這不是為了福音爭論,只能將真理宗教化。

尋求聖經真理,更新教會,是路德個人的工作。支持者志在推倒教皇。到了教皇權力摧折,支持者認為任務已經完成。所以路德一去世,福音路線亦告消失。他唯一的繼承人墨蘭頓 (Philip Melanchthon) 亦樂得與教皇和平相處。

bottom of page